新学期伊始,这场席卷全国的疫情改变了教师工作的打开方式。国家教育部下达了紧急通知,疫情面前停课不停学,许多教师摇身一变成了“主播”,开始了网络教学。北大培文学校的刘康富老师刚接收到通知,便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。
刘康富
中共党员,中教二级教师
刘老师有着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,先后在广东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、北京师范大学肇庆附属学校、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任教。曾荣获华美教育集团初中部课堂教学改革大赛一等奖、指导青年教师参加肇庆市数学问题核心片段展示赛课一等奖。
2019年9月成为北大培文佛山实验学校的首批教师团队成员之一。
线上教育经验分享
传统课堂变成线上教学,教与学的关系已经从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,教师研究的重点不仅仅是教学内容,还要想办法用何种手段,促使学生学习。刘老师深知时间紧,任务重,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。
作为一位老教师,他对各种软件的操作并不熟悉,但他总是向年轻的老师们请教。如何进入平台,如何录音、试音、录视频、清晰度、调音量等等,他忘我地操作着并不厌其烦地把学生拉到群里,嘱咐着“要按时听课了”“积极举手”“要专心,老师在线上也会看到你的”等等关心督促的话。经过两天的练习摸索,试播,终于可以给孩子们线上培训了。
线上教学是特殊时期对老师的新挑战,有关部门和家长非常重视并高关注,社会影响也很大,这都关系到学校与老师的形象,所以刘老师叮嘱着自己千万别出错。
第一次授课,心中也涌动着不安。“同学们听到我的声音吗?”“现在我请xxx同学回答这个问题。”“好的!声音非常的清晰 ,谢谢你的回答。”“恭喜你,答-错了”,刘老师,保持着他一贯的教学风格,语言总是充满了鼓励与幽默,使得学生非常喜欢他的课。随着对软件的操作的熟悉,线上教学也开展得非常的顺利,在教师会议上,领导还特别地表扬了他。
俗话说台上三分钟,台下十年功,同样的道理,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,不知道花费老师们的多少心血。认真备好课是非常关键的。刘老师上完一堂课后,就继续为明天的课做准备。虽然有旧的课件,但是不能照搬的。因为知识点不能出错,网上教学除了孩子们在听课难免会有家长在陪同,一丁点错误就会影响到学校与教师的形象,这要非常谨慎。
教师应该怎样传播知识,知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问题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差异,语言是否有感染力等等刘老师都有认真琢磨。他不仅圈出重难点、思考知识的拓展,并且画线作图、设计课堂问题,所有环节认真细致地打磨。终于,一下午的时间完成了两个课时的课件制作。
为了使每天的课都有收获,有效果,刘老师会及时检查当天布置的作业情况。把电脑的鼠标当成红笔,面对着显示器批改作业,认真地看着学生做错的地方。他改的作业不单单是打个红叉,而是思考着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写。如果有特殊错误的地方,他会马上用微信联系这个学生,并告知错误的地方,让他改正,并询问出错的原因,好在下一次教学能更好地避免这样的错误,看到一些优秀的作业,脸上终于舒缓了一些。
“爸爸,你老叫我们走路不能看手机,你怎么做不到?”刘老师的儿子看着一直在划手机的爸爸问道。原来刘老师不仅用电脑批改作业,他还跟学生说过:“你们有什么疑问随时联系我。”所以只要信息一响,他马上先看看是否是学生又遇到了什么难题。家人们就经常看到他在沙发上、茶几旁、走廊上拿着手机圈圈点点,走走停停。小小的屏幕,大大的手指,可想而知在手机上指导学生做题并不容易,但他毫无怨言。
晚上七点半的时候他给家长打起了电话。“xxx爸爸,xxx同学上生物课的时候,总是关闭摄像头,老师想提问他,或者是关注一下他学习是否认真,好几次都开不了摄像头,你看看是否是摄像头坏了,或者你督促或者询问一下孩子是什么原因?是不是新理的发型不好看,还是怎样?要不他的学习会跟不上的...”
打完了这通电话,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多,刘老师还是放心不下,又给其他同学家长开始打电话。“xxx同学,老师上课提问你为什么不回答问题呢?昨天学的知识弄明白没有?有没有听懂?”得知学生不懂,他又在手机上跟学生讲解。“好,你翻到23页红线部分,完全平方的知识有没有理解?平方公式中a指的是哪一个?b又指的是哪一个?”刘老师把昨天的知识点又耐心地讲解了一遍,直到学生明白了他才罢休。
刘康富老师,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教师,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里,做着他平凡的教师的工作。白衣天使坚守着自己的阵地,而他作为教师,作为祖国花朵的领路人,也在积极开拓新的航线,勇往直前!